事件輿評丨網紅李維剛帶貨牛肉卷被疑合成肉,直播帶貨行業(yè)如何規(guī)范發(fā)展
1月10日,一網友發(fā)布視頻稱,自己在李維剛的直播間下單了袋裝的牛肉卷、羊肉卷,但發(fā)現牛肉卷下鍋燙熟后沒有原切肉本應有的紋理,并且有股難聞的藥水味。他認為這些肉制品都是合成的,與李維剛在直播間的宣傳不符。
1月11日李維剛發(fā)布視頻回應,他將把涉事產品送檢,“如果有問題假一賠十”。
1月17日,李維剛發(fā)視頻承認直播間所售“原切牛肉卷”實則為合成肉,產品確實存在“AB貨”,并將按照“買一賠十”先行賠付。
1月19日、20日,多名購買涉事牛肉卷的消費者稱已收到訂單全額退款及額外9倍貨款。
直播帶貨行業(yè)屬于互聯網時代下的新興行業(yè),健康發(fā)展的直播帶貨能夠創(chuàng)造更多消費需求,拉動內需,為經濟增長提供助力。反之,不健康的直播帶貨行業(yè)會導致消費者購買到假冒偽劣、質量不達標的商品,造成經濟與健康損失,影響市場的正常運行。因此,政府應進一步完善對直播帶貨的法律法規(guī),制定更具體的處罰標準,直播平臺也要加強對商家和主播的入駐審核,主播和平臺要嚴格把控選品標準,確保消費者購買到質量合格的產品。直播帶貨行業(yè)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一時間引發(fā)各官方媒體、自媒體平臺對此事件相繼報道,其中官方媒體包括新京報、環(huán)球網、頂端新聞、封面新聞、極目新聞等多家媒體。
01
輿情趨勢 / Boryou
根據博約新媒體大數據輿情監(jiān)測中心數據顯示,1月10日0時至1月23日10時共監(jiān)測到相關信息31160條。
1、輿情走勢分析

輿情走勢圖
通過輿情走勢圖可知,相關話題自1月10日起討論度不斷升高,話題熱度呈單峰狀態(tài)。隨著相關信息在微博、客戶端等社交媒體傳播,其輿情聲量在1月18日達到峰值,相關信息傳播量為9560條,隨后輿情熱度呈平穩(wěn)下降趨勢。
2、信息來源分析

信息分布比例圖
從信息分布情況看,監(jiān)測時間段內,監(jiān)測到總信息31160條,客戶端是主要傳播平臺,共17069條(占比54.78%),其次是視頻8886條(占比28.52%)、微博2448條(占比7.85%)、微信1545條(占比4.96%)、網站1022條(占比3.28%)、互動論壇174條(占比0.56%)、數字報16條(占比0.05%)。
3、關鍵熱詞

關鍵詞云圖
從關鍵詞云圖來看,本次事件討論熱度較高的關鍵詞主要為“李維剛”“網紅”“帶貨”“合成肉”“假一賠十”等。
02
輿論觀點 / Boryou
網民觀點
1、認可道歉和賠付,對處理方式滿意。
部分網民對李維剛主動道歉并承諾買一賠十先行賠付的行為表示認可,認為這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態(tài)度和方式,一定程度上能彌補消費者的損失。
@貓咪快來嗷:的確是這樣的,不然假一賠一就成了僅退款,毫無實質賠償。當然李維剛能站出來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值得敬佩。
@對隨誰還_636:家人們這個人騙我了但是有擔當,家人們支持支持下次再去買。
@敢講實話的老百姓:這看起來就很善良,很耿直,主動賠償真不容易,算了吧,比那些咬牙切齒的強。
2、網紅帶貨需提升把控產品質量和安全能力。
有網友提出直播帶貨品控把關至關重要,質疑網紅主播對產品沒有專業(yè)的鑒別能力,對上游廠家缺乏監(jiān)督,暴露了直播帶貨在產品審核方面的漏洞。
@吳其倫:網紅直播帶貨有風險,把好品控關是他們必須做的事,否則,會很慘。
@這里有讀:還是網紅主播對供應鏈質量把控不好。
@費雷卡洛奧特曼:其實還是盡量少買直播帶貨的,因為主播自身對商品沒有鑒別能力,對廠家也沒有監(jiān)督能力,這種AB貨不是個例,最好還是選擇相對知名品牌,眼見為實。
3、直播帶貨亂象頻發(fā),平臺監(jiān)管亟須加強。
也有網民指出直播帶貨行業(yè)的不良事件頻發(fā),質疑整個行業(yè)是否可以健康發(fā)展,認為相關部門對直播帶貨行業(yè)的監(jiān)管力度不足,不利于規(guī)范市場秩序。
@橫身飲風:帶貨是翻車集結地,任你多好的網紅,粘上這個就容易人設崩塌,這么多前車之鑒為啥還一股腦上,主要是他錢是真給得多啊,家人們123上鏈接啦。
@秋梨膏232:就現在這些網紅直播帶貨哪個不是真里摻假,天天上熱搜[doge]只能說專坑家人,關鍵真有人信這一套。每次看到那些個直播間搶單的就跟看智障一樣。
@oO洋YOo:這網紅賣假貨現在平臺不處罰了?怪不得平臺網紅啥都不怕有錢賺就各種往死里帶貨,畢竟不需要承擔什么責任,還有韭菜粉絲幫忙喊冤說是老實人被坑。
媒體觀點
1、新京報:帶貨網紅產品把控失誤,政府部門審核監(jiān)督失責。
誠如不少網友所說,官方邀請網紅帶貨,竟然還能對產品審核把關不到位,顯然太不應該了。這不僅損害了消費者權益,更對直播帶貨行業(yè)以及地方形象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首先要明確的是,作為公眾人物和主播,無論是誰邀請的,帶貨網紅都需確保所推廣產品的質量和真實性。一旦出現問題,也難逃責任。這也是此次事發(fā)后,涉事網紅表示先按“假一賠十”進行賠付的原因所在。更重要的是,既然相關活動是政府部門組織的,有其公信力背書,也理當承擔其中的審核把關責任。然而,綜合當前各方披露的信息看,此次翻車事件恰好出在相關部門的責任失守。如今,涉事部門已公開道歉,并表態(tài)將嚴肅調查處理。
2、封面新聞:官方助農直播帶貨,把關環(huán)節(jié)更須嚴苛。
本是官方“背書”的助農直播,卻因把關不嚴,造成負面影響,不僅沒有助力,反而傷害了當地農產品公信力,這個教訓可不算輕。地方政府整合特色農產品,激活銷售動能的急迫需求可以理解,但是在把關環(huán)節(jié)更須嚴苛,更忌急功近利。不管是地方政府,還是帶貨網紅,都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直播帶貨本質是“信任經濟”,其發(fā)展壯大的根基在于自身的誠信。當消費者收到的是貨真價實的好物,口碑和價值的鏈條才能有效延長。
3、極目新聞:溯源生產“AB貨”廠家,整治直播帶貨亂象。
無論是弄虛作假,偽造產品產地,偽造或冒用他人廠名、廠址、認證標志,還是玩“AB”貨的套路,給主播的樣品是優(yōu)質肉,給消費者發(fā)的卻是合成肉,都是踐踏誠信,觸及法律底線的行為,都必須依法依規(guī)受到懲處,付出代價。因此,相關部門應盡快查明事實真相,確定具體的責任主體,并依據法律法規(guī)給予相應的處罰。此事件也暴露出,網紅直播帶貨中容易出現的“AB貨”亂象,一些商家缺乏誠信,盲目逐利,給主播展示的樣品與實際發(fā)貨的商品存在巨大差異,不僅傷害了消費者的信任,給整個行業(yè)抹黑,也因為商品經手多個環(huán)節(jié),溯源困難,給消費者維權造成了極大障礙。主播、平臺和監(jiān)管部門有必要建立更為嚴格的監(jiān)管機制,確保供貨商家資質齊全,貨源真實,保障產品質量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維護良好的市場環(huán)境。
03
輿情總結 / Boryou
在直播帶貨的熱潮中,網紅們應將消費者健康與權益置于首位。食品安全不僅與民生緊密相連,更應受到特別關注。若食品安全問題在直播帶貨中屢屢發(fā)生,將導致消費者對整個行業(yè)的信任度下降,損害直播帶貨行業(yè)的聲譽和形象。近期,網紅李維剛在直播中推廣的牛肉卷被質疑為合成肉,這一事件的爆發(fā)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主播李維剛在選擇產品時未能對供應商進行徹底和深入的調查與審核,顯示出其團隊在食品相關專業(yè)知識上的不足,可能缺乏對牛肉卷等食品的鑒別能力。供應商為了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以次充好,蓄意欺騙消費者,銷售所謂的“AB貨”。同時,政府部門在審核和把關環(huán)節(jié)也出現了疏漏,盡管此次活動是由政府組織的,卻仍然出現了直播亂象,對政府的公信力造成了損害。此外,直播平臺的審核機制不夠完善,未能及時發(fā)現并阻止問題產品通過直播渠道銷售。
為了規(guī)范直播帶貨,需要主播、平臺、監(jiān)管部門和消費者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主播應遵守法律法規(guī)和行業(yè)規(guī)范,堅持誠信原則,學習產品專業(yè)知識,了解所售產品的行業(yè)標準和質量要求,并嚴格控制采購渠道和供應商資質。平臺則應承擔起管理責任,加強對主播和商家的資質審核,確保入駐平臺的主播和商家具備合法經營資格。同時,平臺應實時監(jiān)測直播內容,及時發(fā)現并處理違規(guī)行為,并根據消費者反饋建立信用評價體系,有效約束主播和商家的行為。政府監(jiān)管部門應在前期加強審核力度,對政府參與的帶貨活動嚴格把控品質,在后期加大執(zhí)法力度,針對直播帶貨行業(yè)的特點和趨勢,完善相關法律法規(guī),確保對違法行為有明確的認定和處罰標準。消費者也應保持理性消費,積極參與直播帶貨市場的監(jiān)督,對于發(fā)現的虛假宣傳、銷售偽劣產品等違法違規(guī)行為,應及時向相關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