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輿評丨成都一中學設“學霸就餐區”引發討論,如何平衡教育公平與激勵方式?
12月16日,有報道指出四川成都石室成飛中學設立了“學霸就餐區”。針對這一報道,學校工作人員迅速作出回應,澄清該區域實際上是作為每月月考后對優秀學生的獎勵措施之一,獲獎學生將獲贈學校特制的文創產品以及一頓免費餐食,強調此舉并非意在對學生實施區別對待。此消息一經披露,立即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輿論關注,特別是關于學校是否存在教育不公平待遇的問題引發了諸多質疑。隨之,教育公平這一議題在新浪微博及各大視頻平臺上迅速發酵,引發了媒體與廣大網民的熱烈討論與深入剖析。
01
輿情趨勢 / Boryou
根據博約新媒體大數據輿情監測中心數據顯示,自12月16日0時至12月21日18時,全網共監測到相關輿情信息共計8.45萬條,互動聲量達1865.27萬。覆蓋微博、今日頭條、抖音等多個平臺,新浪微博話題#成都一中學食堂設置學霸就餐區##教育局介入成都一中學設置學霸就餐區##設置學霸就餐區中學已整改取消##設置學霸就餐區中學致歉#等多個話題引發熱議,共計獲得閱讀量5662.4萬余次。
1、輿情走勢分析

輿情走勢圖
相關信息在網站、客戶端等社交媒體傳播,經央視新聞、中國青年網、光明網等媒體參與報道轉發相關內容,在12月17日達到輿情熱度峰值,隨后在網民的討論和媒體的持續報道,在18日達到第二波峰值,隨后呈波動式下降,仍有一定討論度。
2、信息來源分析

信息分布比例圖
從信息分布情況看,監測時間段內,監測到總信息84258條,客戶端是主要傳播平臺,共34231條(占比40.63%),其次是微博26037條(占比30.9%)、視頻18535條(占比22%)、互動論壇3239條(占比3.84%)、微信1168條(占比1.39%)、網站1007條(占比1.19%)、數字報41條(占比0.05%)。
3、關鍵熱詞

關鍵詞云圖
從關鍵詞云圖來看,本次事件討論熱度較高的關鍵詞主要為“學生”“獎勵”“食堂”“區別對待”等。
02
輿論觀點 / Boryou
網民觀點
1、部分網民支持學校設立“學霸就餐區”獎勵優秀學生及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部分輿論支持學校的做法,認為通過設立“學霸就餐區”獎勵優秀學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令其感到榮譽。
新浪微博網民@為了做好事:學校調動學生積極性真是啥都想出來了,挺有創意的,在所有師生面前坐在c位既有面子,激勵作用杠杠的,點贊。
今日頭條網民@莫柒_____:學霸就餐區就是一種獎勵措施,類似幼兒園表現好的得一朵小紅花,這種獎懲及時兌現的制度我覺得挺好的。
今日頭條網民@一往無前雪碧46:一個小小的獎勵,對努力的孩子是獎勵,對有進取心的孩子也是激勵。
今日頭條網民@文子63347217:學校做得對,獎勵學霸!崇拜英雄!有本事人人可以吃!
今日頭條網民@川東樵父:很好,讓孩子應該有點榮譽感和成就感,其他的孩子則可以有目標和成功的沖動。
網易號網民@有態度網友06-Dr-:支持,考得好進步快的人家還有獎金或者榮譽證書,你們都沒問題,就一頓飯算什么,如果這都不行,那以后老師連表揚學生的話都不敢公開講了。
2、部分網民質疑學校通過成績將學生劃分三六九等的做法為區別對待。
輿論指出,這種設立“學霸就餐區”的做法會導致學生之間的不公平感,雖然學校并未明確表示存在區別對待,但這一做法會讓一些學生產生被“標記”的壓力,甚至導致“優等生”與其他學生之間的心理隔閡。
今日頭條網民@淡泊的喜鵲:今日有“學霸就餐區”,難道明日就要出現“學渣就餐區”嗎?這種做法是不恰當的,對學生而言是不公平的,缺乏對普通學生應有的包容,對那些所謂的“學霸”也不利,會給他們帶來心理壓力,所以教育局介入調查很有必要。
新浪微博網民@數著錢呢:忽視個體差異,會加重教育的不公平性,傷害成績差的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讓他們感到被邊緣化,也容易讓成績好的學生迷失自己。
今日頭條網民@神秘星空ks:一個學校都搞得這個三六九等以后孩子們踏上社會他會不會也有這種優越感呢我們究竟要培養什么人才
今日頭條網民@午言:學校只重視成績而不懂如何育人的所謂教育,這種行為對大多數學生是羞辱和傷害,這就是為什么現在的學生抑郁的特別多的重要的原因!中國教育的“育”在很多學校都丟失了!可悲!
3、部分網民認為激勵學生的方式應恰當而非設立特殊區域來區分學生。
輿論認為,學校不應僅僅關注學術成績,也應更多地關注學生的個人素質和社會責任感。學校發放的獎勵產品,也不應僅限于物質獎勵,還應該注重獎勵蘊含著學校文化和對學生全面發展有益的獎品。
觀察者網民@思想的葦草:設計的本意是好的,但是設計環節考慮不周。其本質不就是獎勵考得好的同學一頓免費餐加獎品嗎。那么應該把免費餐做成餐券,舉行一個儀式公開表彰,并發放餐券和獎品。食堂設置一個領取窗口,憑餐券領取。這個活動就很完美。最不應該設置什么學霸就餐區,把獎勵先進異化成了區別對待,發在網上更容易被誤解成常態化區別政策。
新浪微博網民@吃著葡萄的小狐貍:堅持正確的教育理念,在關心學生的成績時,更應該關心學生的身體和心理健康,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
新浪微博網民@薇月空媛:學校設立“學霸就餐區”的做法確實值得商榷。教育公平應該是每個學生都享有平等的機會和待遇。從教育公平的角度來看,學校應該采取措施避免對學生的區別對待。比如,可以實行一視同仁的政策,不偏袒任何學生;制定公平的政策,確保反歧視措施有效執行;營造包容和平等的校園文化。
媒體觀點
1、中青評論:“學霸就餐區”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教育激勵不能這么搞。
所謂的“學霸就餐區”,對有機會享受優待的“學霸”而言,似乎頗有吸引力。但究其本質,其實是把學生分成了三六九等,不僅會在學生之間形成隔閡,傷害部分學生的自尊,也不利于為成績優異的學生養成正確的三觀。學校設立這種激勵,其初衷可能是好的。但是,如果完全以考試成績論高低,而忽視了其他細節,恐怕只會適得其反。
2、潮新聞:潮評丨中學設置“學霸就餐區”,還是“唯分數論”的思想在作怪。
學校應在維護教育公平的同時,積極探索有效的激勵機制,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物質獎勵更有效,還是精神鼓勵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在動力?或者有沒有其他更好的獎勵方式呢?在教育實踐中,如何平衡教育公平與激勵機制的關系是一個需要長期探討的問題。
3、西安網評:莫讓“學霸就餐區”吃掉教育平等理念。
事實上,“吃飯”與“分數”掛鉤式的教育模式,顯然還是教育焦慮與科學辦法缺失等問題的投射。正因為一些學校或家長在教育理念上錯位,加上缺乏有效科學且人性化的激勵點子,于是動起了歪腦筋、念錯了教育經,讓類似“學霸就餐區”堂而皇之,殊不知,這與現代教育理念、文明時代話語體系相悖,不但被全社會反感和抵觸,更吞噬了教育平等理念與精神旨歸。
4、新京報快評:設置“學霸就餐區”,折射根深蒂固的“唯分數”思維。
需要明確的是,推進教育評價改革,當然有必要深入推進高考制度改革,但這和要求學校轉變育人理念并不矛盾。在學校層面,有責任通過規范辦學、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來扭轉應試化、功利化辦學傾向。而對于學校設立“學霸就餐區”的“唯分數”做法,也不能止于其自我整改,職能部門有必要對違反規定的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理,通過抓典型,推進教育評價改革切實落實,讓教育真正做到面向人人、因材施教。
5、光明網評:取消學霸就餐區也要消除唯成績論思想。
教育本身是實現機會公平的路徑,最忌諱區別對待、差異化看人,而是應該有教無類,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孩子。遺憾的是,在當下很多學校,仍抱著“唯成績論”的觀點,把一個個鮮活的孩子視為一個個冷冰冰的分數,分層分類、區別對待。若長此以往,不僅會傷害孩子們的自尊心,也會灼傷下一代人的激情和創造力。從這個意義上講,不僅要取消食堂里有形的“學霸就餐區”,還要清除一些學校乃至教育工作者頭腦中隱形的“區別對待”思想。再也不要打著“為你好”旗號,去做那些傷害學生的事情了。
03
輿情總結 / Boryou
目前,成都石室成飛中學已深刻反思并采取了積極行動,正式取消了“學霸就餐區”,承諾將堅持正確的育人理念,關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這一事件為學校方也提供了寶貴的教訓:在激勵學生時應采用更為公正、合理的方法,杜絕利用物質獎勵等手段對學生進行劃分,以免侵蝕學生的自尊心,損害教育的公平性。未來,學校需制定詳盡的執行細則,以確保獎勵制度的透明與公正,有效遏制不必要的社會議論。同時,學校亦應避免隨意給學生“貼標簽”,致力于構建一個更加溫馨、包容的學習環境。
家長同樣需與學校緊密合作,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與進步,確保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統一。家長應避免使用“學霸”、“學渣”等標簽,以免加劇學生間的分化。相反,應通過正面的鼓勵與激勵,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與內在動力,而非簡單地依據成績劃分等級施加壓力。更重要的是,家長應協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自我認知,鼓勵他們根據自身興趣與特長自由發展,而非盲目追求分數,從而在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