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輿評|濟大食堂事件:一個輿情應對失敗的典型案例
這幾天,兩個校園的食堂故事引起了人們很大的關注。
一個是中學的食堂,一個是大學的食堂。
中學的食堂,是有網友發文曝四川成都石室成飛中學設置“學霸就餐區”,引起熱議。這個事件的要害,并不在于學生的平等問題,而在于校長大腦里根深蒂固的特權思想問題。這會給學生灌輸特權觀念,認為只要學習好了,就可以獲得特權,從而高人一等,甚至掌控眾生。這實際就是當下面臨批判的優績主義,就是成績好就要獲得一切、通吃一切。如果任由“學霸就餐區”存在,會導致特權觀念深入人心。教育也因此會走到教育的反面,教育會教育出失敗的產品。
今天重點談談濟南大學的食堂事件。
在濟大的舜耕校區食堂,一位大叔煮的方便面賣3.5元,自帶面只收5毛加工費。超市女老板的泡面則是售價10元,加青菜12元。超市女老板要求食堂的泡面漲價,大叔拒絕后,然后在背后各種看不見力量的作用下,被迫離開食堂。此事激起了大學生群體的不滿,奮起為自己、也為大叔、更為道德公平維權。
從學校對此事的處理辦法看,是在錯誤思維引導下,導致應對失敗的典型案例。
1
本來這并不是什么大事情,但卻成了一次拉仇恨的事件。很多自媒體介入后,出現了不少10萬+的文章,引發了強弱對比、渲染悲情的故事。
在今天大學生就業困難、在校學生多為前途感到迷惘的時候,還可能因為父母收入降低,可能導致學生消費能力的降低,校內的吃穿住行問題,都可能因為小事而演變為大事。年輕的大學生道德感爆棚,無需接受職場潛規則的約束,那些在職場、在社會上通行的權力法則和人情世故,很容易在校園里成為引爆一場輿情的導火索。
此外,這件事件充滿了幾組具有強烈對比色彩的強弱關系:
一個是泡面大叔,一個是超市女老板;
前者堅持低價服務學生,后者打算用高價賺取利潤;
一方被代表真善美,一方被認為代表商業面孔;
一個是被迫離開,一個只是被要求不要再做泡面業務;
一方是被質疑為逼走大叔的幕后黑手“學校領導”,一方是希望挽留泡面大叔的學生群體,等等。
各種因素,導致此次事件熱度的升級。這提醒我們,在年輕人聚居的地方,需要多關注他們的利益問題和需求問題,否則,一旦觸發他們的群體情緒問題,那就會帶來風險。
2
從網民對于事件的看法看,他們主要圍繞如下兩方面提出質疑:
一是,泡面大叔被迫離開,并通過個人微信號說是被逼走的,否則就斷電斷水,網民想知道,到底是哪位領導?
二是,超市女老板被視為能量巨大,大家也想知道,她是不是和上述學校領導有利益輸送關系,從而獲得了支持,排擠走了泡面大叔?
通過事件的傳播,泡面大叔在自媒體的描述中和學生的眾口述說中,已經成為一個閃光形象,戴上了弱者標簽:一個善良的中年大叔,為了幫助學生,寧愿少賺一個子兒,但是因為太善良、太無力,而被權力和資本排擠出校園。這件事因此更加引發了道德感和正義感爆棚的年輕學子們的憤怒。
但是盡管如此,我通過梳理整個事件,還是想表明如下看法:
一是,超市女老板成為大家攻擊的對象只是表象。
因為無論她自己的泡面定的什么價格,還是她找到泡面大叔商量提高價格,或者統一價格,都是無可厚非的行為。因為大家做的都是一個生意,走的是市場經濟的路線,出現了競爭對手,然后進行聯系、討論、博弈,都是極其正常的行為。從她的做法看,并無多少過錯,此外,或許她并無那么大的能量。從她的超市被要求停止售賣熱泡面,以及泡面大叔被迫離開的處理來看,是學校主導的一刀切的結果。
二是,大家找不到什么背后的“學校領導”了。
因為從事件的處理來看,是學校經過研究后,對事件進行處理的措施,就是“息事寧人”。所以不存在什么幕后的領導,這個處理就是相關部門給出的處理措施。
3
以我對于各地領導干部處理輿情的慣用思路看,濟大處理此次輿情的思路,大概率就是一刀切、即刻息事寧人。這個思路也從結果可以得到驗證。
具體來說,就是讓產生矛盾的雙方都盡快放下沖突工具,就地解散。泡面大叔或許人微力弱,或許沒有合同保障,就請盡快離開;超市女老板或許有合同保障,所以還要留下,但是也不要再做熱面生意了。
通過各大五十大板,矛盾對立雙方被拉開、被驅散,矛盾也就消失了,問題也就解決了。似乎事件平息,皆大歡喜。
4
但是問題真的是解決了嗎?我看不光沒有解決,反倒激化了矛盾,傷害了多方,從而留下了輿情的病根。
其實這種一刀切的做法,也是國內各地、各個單位面對類似問題的時候大多數的選擇,不光沒有解決問題,反倒激化了矛盾,或者只是解決了暴露了問題的人,問題本身并未解決。這使得濟大的這個事件,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值得好好分析。
就以此事來說,為什么說它的處理是失敗的?產生了什么后果?
一個輿情事件應對成功的標志,不光是涉事各方獲得了相對的利益平衡,情緒受到安撫,各方愿意為此各讓一步,矛盾的糾結之處也被化解,社會治理獲得一個和諧成果,社會心理感受到了公平合理,問題就此完結,也不會留下什么病根。
這種結果當然是理想化的,也是難獲得的,但是解決一個輿情問題,起碼不要留下陰謀論想象和權力亂插手的想象,矛盾化解最好,即便不化解也不要被激化,人們不會因為不滿而留下情緒的火種。
但是對照濟大的處理方式和結果,上面各種條件卻幾乎都沒滿足,反倒留下了不滿的種子。
應該說,面對利益沖突的各方,學校急于“強行平倉”,恢復秩序,表面看推平了矛盾的疙疙瘩瘩,看起來地面是平復了,實際不過是把問題埋起來了,還會慢慢發酵。埋起來的問題,就是風險的種子。
比如,通過私下施加壓力,讓泡面大叔離開了食堂。具體的補償有或者沒有,大家并不知道,但是大家知道的、看到的、想象到的卻是:
一個善良可敬的中年大叔被迫離開,是背后有人撐腰的超市女老板排擠走的,弱勢一方受到了權力和資本的打壓,在年輕群體和網民心目中,是善良和道德的失敗,這是一種社會心理的挫折;
而且,泡面大叔就此離開,意味著一個中年男人的失業,意味著一個家庭陷入困境。這會引起社會心理的意不平;
學生不光從此享受不到廉價溫馨的泡面服務,而且更可能要花高價買到泡面服務。在當下消費不景氣的時代,這對于大學生群體的影響不可謂不小。學生提到此事的時候,都會對于女老板、學校領導乃至母校,都會產生一種負面的復雜的情感體驗,會沉淀為一個灰色記憶,多年之后,都會耿耿于懷;
學校的公信力遭受了傷害。學校就此事給出的說法,和人們的想象,以及大叔的說法,都不一樣。尤其是事件焦點人物泡面大叔,備受關注,卻被學校輕描淡寫地粉飾成自愿離開,但是事實證明是被逼離開的;
由此,學校的形象受到影響,不光給自己的學生留下灰色印象,網民更不會客氣,可能在網絡傳播中,濟大會出現一些負面信息,并可能留下刻板印象;
嚴重的是,由于簡單粗暴地處理,此事就此留下了一個陰謀論,和想象中的校園潛規則。學生和網民都在追查,到底是哪位校領導施壓,讓泡面大叔就此離開,否則就“斷水斷電”?超市女老板和學校相關方面,究竟有沒有利益輸送?為何敢于如此強硬?等等。
就是說,這種處理方式,對于學校、校領導、學生群體、泡面大叔、超市女老板、學校聲譽形象,都產生了傷害。這個事沒有贏家。
5
這個事件,也讓我們看待大學輿情,多了一個視角。
大學的獨特性在于,大學不僅僅是教授學者和教學樓,而是由教授群體和大學后勤兩部分組成的。這兩個部分,分別對應著學術影響力和行政權力。
我們通常所說的大學,主要指的是前者,也即由知識分子群體組成的學術共同體。
但是近年來我們發現,大學輿情很多也是由后勤部門引爆的。因為他們服務的師生,一旦有所不滿,就會引爆矛盾,從而成為所在大學的輿情。
高校的后勤部門,并非是由學術權力領導,而是由行政權力支配。這意味著,后勤部門就是一個普通的行政管理機構,和社會上各種企事業和公司機構,并無多少差異,但是他們卻是大學的有機構成。所以一旦爆發事件,就會成為所在大學的聲譽風險事件。
這提醒我們,大學無論多么有名氣,學術水平多么高深,但是這和后勤部門的管理水平毫無關系。無論多么著名的大學,都可能連帶著一個管理水平并不出色的后勤部門。一旦出事,人們肯定不會單單盯著后勤部門,而是將輿論壓力拋向大學,及其學術部門。
6
在這個事件中,大學生群體被忽視了,學校并沒有關注他們的需求,也沒有正視他們的訴求。認為如果把矛盾解決了,學生的問題也就消失了。但大學生們本來卻是輿情的主體,是關鍵的利益相關方,是不容忽視的一方。
由于學校在處理這個事件的時候,僅僅著重于息事寧人,而并沒有圓滿地解決問題,反倒讓學生群體更為不滿。
今天很多地方的管理者,可能在有意無意地將大學生群體當做一個需要著力管理的群體。認為他們充滿熱情和激情,但是很容易“擦槍走火”,在群體情緒影響下很容易做出沖動不理性的事情,冒出風險火花。
為此,學校會將他們當做嚴格觀察的對象,而不是將他們當做一個有需求的群體,著手滿足他們的需求。就如同在鄭開騎行事件發生后,地方大學生被關在校園里,防止他們再“搞出事”。把暴露了問題的人關進籠子,而不是把問題關進籠子,這就是各地處理問題的方法。
大學生群體是今天社會中最為活躍、最富有活力的群體之一,是富有建設性的力量,社會各方需要正視他們的各種需求,比如情感的、利益的、價值的需求,而不是有意無意地忽視。不能把他們當孩子。他們不再是孩子,而是朝氣蓬勃的青年,是我們當下的希望,是未來的支柱。
只有正視他們的需求,并著手滿足他們的需求,才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如在濟大事件中,大學生的需求滿足了嗎?顯然沒有,因為再也沒有泡面吃了。問題只是被淺埋了而已。
最好的辦法,是學校重視此事,在超市女老板和泡面大叔之間,找到合理對策。女老板和大叔都不是問題本身,大學生及其需求,才是問題本身。
就是說,學校解決了一個假問題,真問題反倒被淺埋了,被擱置起來了。
7
對于濟大這個事件,該如何更好地處理呢?
首先是找到真問題,就是大學生的吃面問題,以及大學生對于泡面大叔的道義的支持。
因此,需要解決大學生的吃面問題 ,這需要學校嚴肅認真地調查,由食堂拿出一個物美價廉的方案。畢竟食堂才是主戰場。
要弘揚泡面大叔的正能量,把他留下來,并且創造更好的環境。學生會自發將他追捧為一個小網紅。學生對于學校,不一定感激,但會感受到人情味。起碼沒有負面印象。這對于母校,至關重要。
對于超市女老板,要嚴格按照經營范圍進行管理。如果你已經有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又何苦去搶奪人家的飯碗?你有清華大學研究生的兒子,你有更為優越的未來,但是大叔不一定有。你還可以差異化經營,比如可以提供其它種類面食,或者更好、更高端的面食產品,總有人會買的,這就可以和大叔的便宜泡面錯開了正面競爭,等。但是動利益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