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醫科大學李晟醫生遭一男子持刀殺害:堅決聲討暴力傷醫,零容忍一切暴行
7月19日中午13時許,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李晟醫生遭一男子持刀傷害,行兇者隨后跳樓。7月20日凌晨1時,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發布通告,李晟醫生經搶救無效,于2024年7月19日21時許不幸去世。此信息一經發布,李晟醫生慘遭兇手殺害的事件,在網絡上引起震動,網民紛紛對李晟醫生的離世感到惋惜與憤怒。對此,暴力傷醫這一話題在新浪微博和視頻平臺廣泛傳播,并引發媒體和網民熱議討論。
01
輿情趨勢 / Boryou
根據博約新媒體大數據輿情監測中心數據顯示,自7月19日10時至7月23日23時,全網共監測到相關輿情信息共計189萬條,互動聲量達1.54億,覆蓋今日頭條、微博、抖音等多個平臺,新浪微博話題#李晟醫生去世##溫醫一院悼念李晟醫生##陶勇為李晟醫生事件發聲#等多個話題引發熱議,共計獲得閱讀量13.6億余次。
1、輿情走勢分析

輿情走勢圖
新聞相關信息在網站、客戶端等社交媒體傳播,經環球網、人民日報、光明網等媒體參與報道轉發相關內容,在7月20日達到輿情熱度峰值,隨后在網民的討論和媒體的持續報道下呈波動式下降,仍有一定討論度。
2、信息來源分析

信息分布比例圖
從信息分布情況看,監測時間段內,監測到總信息1890025條,視頻是主要傳播平臺,共834727條(占比44.17%),其次是客戶端531251條(占比28.11%)、微博490736條(占比25.96%)、網站14400條(占比0.76%)、互動論壇11378條(占比0.6%)、微信7477條(占比0.4%)、數字報56條(占比0.01%)。
3、關鍵熱詞

關鍵詞云圖
從關鍵詞云圖來看,本次事件討論熱度較高的關鍵詞主要為“醫生”“去世”“患者”“醫院”等。
02
輿論觀點 / Boryou
網民觀點
1、醫院應加大安檢力度保障醫護人員和患者人身安全
事件一經報道和擴散立即引發了網民的熱議,部分網民強調改善醫療環境和加強安全措施的重要性,認為應當采取措施加強醫院安全管理和預防暴力事件,防止悲劇一再上演。
抖音網民@伍路財神送財來:醫院門口不能弄一個地鐵,高鐵的那種安檢嗎,至少少點可能吧。
知乎網民@通玉:多增加安保吧。但單配一個安檢機或者要求登記很容易在門口就起沖突,大眾醫療科普也不夠,小病小痛也可能說自己是重病急病還不讓進起爭執,影響醫療秩序。
抖音網民@:-:2020年因“陶勇醫生事件”讓醫院開始大規模安檢,但安檢不是擺設!是應該預防更多的惡意傷醫事件。
抖音網民@夜色闌珊:醫生被傷害的悲劇屢有發生,國家、政府,醫院要下大力度建立、健全各醫院安全防范措施,對每位進入醫院的人員要嚴格進行安檢,強化安保人員素質,確保每位醫護與病患者的人身安全!
2、輿論認為暴力傷醫現象是因為中國現有醫療體系惡化
部分網民認為醫患關系緊張和公眾對醫生職責的理解偏差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以前幾年的陶勇醫生被患者傷害為例,認為屢屢發生的醫患糾紛現象實際上是患者與整個醫療體系的糾紛,醫生在困境中應該獲得更多理解和尊重。
今日頭條網民@積極的奶酪y:醫療行業首先整頓服務水平和質量,建立長期患者評判體系,對服務質量差的醫療人員重點監督和教育,不能讓這少數人壞了整個醫患關系
今日頭條網民@熱情星球Uf:醫患矛盾都是利益基礎上出現的,再加上一些醫生的素質偏低,加劇了醫患緊張,整個醫患環境都不和諧,導致了李晟成為醫患矛盾的犧牲品
新浪微博網民@神仙姐姐快進組:是醫療體系有問題好吧。一個主任一點多午飯還沒吃還在接診?醫患矛盾多少年了醫務部行政部在干啥,如果安撫到位至于悲劇一個又一個嗎?
抖音網民@淡淡然&JC-T:醫生方面,難學成,學期長,壓力大,病人多,薪酬不均衡,病人方面,醫療貴,醫療不透明,醫療缺嚴格監管環境方面,是誰造成這樣的局面。
3、輿論猜測醫患關系緊張事件根源為醫療腐敗
少部分輿論根據李晟醫生被傷害時所說的“不是我”一句話進行發散,推測其院內存在醫療腐敗情況。
抖音網民@用戶。。。。:李醫生說不是我不是我,那肯定是在發生之前就有鬧過,但院方沒處理,這才導致這極端的行為,清理醫院貪腐收紅包。
今日頭條網民@高山流水:徹底鏟除貪污腐敗犯罪分子,醫院大門可以敞開,保安都可以下崗,課本的白衣天使依然是百姓心目中尊敬的人。
今日頭條網民@優雅楓葉6L5:不從醫療腐敗根源上去找原因而出了問題就一邊倒譴責殺人者,這是極度不負責表現,被殺死的醫生和殺人者都是醫療腐敗的惡果受害者,嚴懲醫療腐敗才是醫患糾紛緩和的根本。
媒體觀點
1、中國青年報:防范暴力傷醫事件要有些超常手段
與其他類型的暴力傷害事件相比,暴力傷醫事件的行為動機、發生場景等都更為特殊。并且,暴力傷醫事件除了嚴重威脅到醫務人員和周圍患者的生命安全外,更是醫患關系和醫療秩序的一劑毒藥,其社會危害性更大。只有高度重視這些特殊性,才能精準施策。不管有什么糾紛、產生什么矛盾,都不應該訴諸暴力,更不應該傷及無辜。醫務人員生命健康不容侵犯,全社會對傷醫事件零容忍已經成為共識。正因如此,避免暴力傷醫事件發生,需要采取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維護正常醫療秩序。
2、北京日報評論:對暴力傷醫零容忍,是對所有生命的守護!
從本質上看,傷醫是赤裸裸的暴力行為。拋開受害者的醫生身份,在任何場合、任何時候,施暴者對他人基本人身權利的侵犯,都已經突破法律的底線。更何況,醫生的職業正是守護生命,何其神圣,又豈能被如此傷害?但讓醫生免于被傷害的忐忑,一方面要求這些措施在執行層面更有力,另一方面則是加強廣大民眾的醫學素養。
3、北京晚報銳評:守住安檢關!把暴力傷醫的刀攔在醫院門外
暴力傷醫就是故意傷害,行兇者都是蓄意而為,且多是攜帶利刃等兇器闖入醫院。所以,除了事后依法嚴懲行兇者,事前守住醫院安檢第一關、把利器攔在醫院門外,更為緊迫可行。
暴力傷醫,本質是暴力。醫院屬于公共場所,應該像機場、地鐵站等一樣,將暴力因子降到最小。2020年7月起,北京市二級以上醫院實行安檢。遺憾的是,醫院安檢制并未在全國推廣,即便在推廣的醫院,安檢也往往流于形式。不少醫院雖不定期開展暴力傷醫反恐應急演練,但面對突如其來的行兇者,醫護人員其實難以有效應對。完善醫院安全防范系統,切實落實安檢措施,實乃當務之急。
4、上游新聞:醫生門診中遭襲身亡,除了譴責,我們還能做什么?
一位好醫生不應被暴力傷害,無論行兇者的動機如何,他都觸及到了這個社會的底線。國家衛健委就此發文指出,傷醫行為不僅嚴重侵害了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也破壞了正常醫療服務秩序,損害的是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對于傷醫事件零容忍,早已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但要維護一個良好的醫療環境,讓廣大醫務工作者可以心無旁騖地投入到服務患者的工作中去,仍然任重而道遠。
03
輿情總結 / Boryou
勤勉敬業的好醫生突遭橫禍,令人扼腕。對暴力傷醫零容忍,既應該有預防其他傷害事件的通用手段,也應該探索和豐富針對暴力傷醫的獨特手段。相關部門要完善有關法律法規,加大對暴力傷醫行為的懲處力度。也要加大執法力度,確保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執法部門密切配合,依法打擊暴力傷醫行為,對犯罪分子絕不姑息遷就。
另一方面,強化疏導。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眾對暴力傷醫行為的抵制。通過多種渠道廣泛宣傳暴力傷醫行為的危害性和違法性,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就醫觀念,尊重醫務人員的勞動和付出,共同營造和諧的醫療環境。
同時,治病救人的醫務工作者與正在經歷病痛的患者,兩者之間的關系不能被簡單歸結為服務者與被服務的對象。彼此信任、彼此尊重,才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核心落腳點。也要強化醫德監督機制,加強醫患溝通,引導患者與家屬合理表達訴求,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提高醫療服務質量,讓患者感受到關愛和尊重。此外,醫院出于防范之需,設立統一安檢入口,保護醫務人員安全,減少暴力傷醫案發概率,也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