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腐的“霸凌式教育”,該再見了!
近日,社交媒體賬號“趙菊英家庭教育”發布的幾段視頻引發爭議:讓男孩親手砸碎自己心愛的手辦,讓女孩將自己的玩具漫畫書都扔進垃圾箱,在男孩的房間里安裝監控……有網民質疑視頻中的做法是霸凌式教育。
在賬號介紹上,賬號作者趙菊英自稱是資深家庭教育專家、33年資深語文名師,在全國各地巡回演講超過1000多場,出過兩本書。然而,有網友發現,不管趙菊英自我標榜的頭銜多么“光鮮”,在她入戶家訪所拍攝的視頻中,呈現出來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卻一點體現不出專業性,甚至顯得十分低劣。其中的視頻經網民發掘之后在互聯網上引起巨大輿論。
5月6日下午,甘肅嘉峪關市教育局工作人員回應稱,趙菊英于2023年從該市某小學退休,針對網民反映的問題,當地教育局將介入調查。
01 輿情綜述 / BORYOU TECHNOLOGY
1、信息來源分析

信息來源圖
2024年5月3日0時到5月8日16時,全網關于“趙菊英家訪被指霸凌式教育”事件相關的輿情共發現71539條,其中視頻47254條、微博12180條、客戶端10275條、互動論壇951條、網站455條、微信404條、數字報20條。主要傳播平臺為視頻,占比66.05%,其次為微博,占比17.03%。
2、輿情走勢分析

輿情走勢圖
3月10日,抖音賬號“趙菊英家庭教育”發布了幾段家訪視頻。5月3日,陸續有網友注意到上述視頻內容不當,進而展開討論,輿情熱度于5月5日達到第一波峰值;5月6日,多家媒體下場,青蜂俠、華商報、極目新聞等媒體紛紛對此進行了報道,進一步引發了輿論關注。截至目前,微博話題#退休教師上門家訪砸手辦體罰學生#累計閱讀量3101.4萬,微博話題#教育專家趙菊英被指霸凌式教育#累計閱讀量794.2萬,微博話題#教育局調查砸玩具式粗暴家訪#累計閱讀量744.3萬,推動了輿情聲量的快速攀升。5月7日,人民法治、環球網、中國新聞周刊等媒體再次跟進,輿情熱度到達第二波峰值;5月8日,事件輿情熱度有所回落。
3、關鍵熱詞

關鍵詞云圖
從關鍵詞云圖來看,本次事件討論量較高的關鍵詞主要為“趙菊英”“視頻”“孩子”“家訪”“教育專家”等。
4、敏感信息占比

敏感信息圖
從敏感信息圖上來看,非敏感信息占比最大,達到54.75%。
02 輿論觀點 / BORYOU TECHNOLOGY
網民觀點
1、網民認為這種行為是對孩子的虐待
新浪微博網民@淺見之家發文稱“心理虐待青少年也是虐待”;抖音網民@醉色發文稱“怪不得現在小孩抑郁癥這么多,父母折磨得不夠,還要叫外人來折磨”;今日頭條網民@愛思考的原野發文稱“這種叫家長式霸凌,打著‘為你好’的名號,不尊重孩子,沒有同理心”。
2、網民對趙菊英本人表達了強烈的不滿
快手網民@春天里百花香618發文稱“誰稱他是專家呀?我看他就是個賣地瓜的”;百度貼吧網民@小美小美美發文稱“中國就是這種人太多了進步才慢”;新浪微博網民@一劍重出江湖發文稱“感覺像《藍精靈》里面的格格巫,不,不是像,簡直一模一樣”。
3、網民對于孩子家長的默認行為感到憤慨
抖音網民@幺幺寫書法發文稱“她不可怕,可怕的是請她的家長”;新浪微博網民@好睏aaa發文稱“家長也不是什么好東西,能請來這種人。”;人民日報客戶端賬號@har發文稱“為自己失敗的教育理念找‘專家’,為自己不愿學習正確引導孩子方法找借口,為在外當縮頭烏龜,在家‘挽尊’理由,是現在為數不少的家長們的真實情況”;今日頭條網民@木六秋發文稱“最有問題是請這個老師的家長們,允許侮辱、壓迫小孩,而且不會分辨對錯”。
4、網民以小見大,表達了對中國現行教育生態的擔憂
今日頭條網民@壵姐發文稱“這種教育,講真,心理承受差的孩子,最易出事。把自己喜歡的砸掉,砸的時候心里該有多心痛,多絕望,心里估計把老師祖宗十八代罵了個遍。最后,也無心讀書”;今日頭條網民@樂樂沐屋發文稱“應試教育荼毒的危害早已不是大眾所能看到的這些了。我們必須先解決這一問題,才能讓中國青年走上正路”。
媒體觀點
1、浙江日報:以“流量邏輯”傳播教育理念,必定離題萬里
細看趙菊英視頻,選取的也都是敏感的親子、家庭話題,盡管其言語行為粗暴低劣,但直擊家庭教育痛點,在制作風格和手法上,也與大多數博流量的短視頻上十分相似。
以“流量邏輯”來傳播教育理念,必定離題萬里。如若趙菊英真的是故意演繹所謂的“霸凌式教育”,那么所有預設的沖突和解決方式,不過是她的劇本。其中所傳遞出的不健康的教育理念,也是誤人子弟、危害不淺的。而大家以為在嚴肅探討教育話題時,無疑也陷入了她布下的圈套。這種穿著“皇帝新衣”在網絡平臺大行其道、迷惑人心的“教育神棍”,需要引起我們警惕。
2、揚子晚報:“霸凌式教育”的背后,更應憂慮家長
作為小有名氣的“教育博主”,趙菊英的視頻賬號上已經擁有了近9萬粉絲,她的“家訪”視頻也得到網友數萬點贊。然而,我們不知道的是,趙菊英到各地“家訪”的醉翁之意根本不是教育,而是為自己的文化傳媒公司引流造勢。你還指望這樣的“專家”挽救孩子嗎?
孩子不愛學習,分數不理想,前途堪憂,不懂教育的家長肯定會焦慮。這些家長想找一個立竿見影的“教育專家”,而不管黑貓白貓,這恰恰是“趙專家”走紅的根源所在。趙菊英不純的“家訪”目的,的確令人擔憂與氣憤,可我們更應知道,“霸凌式教育”的背后,是數以萬計的無知家長。所以,那些崇拜趙菊英的家長們,還是醒醒吧。
3、極目新聞:警惕野生專家毀童年
不管相關視頻是真實案例還是擺拍,所謂的“教育專家”,沒有相應的專業背景和從業資質,卻打著“專家”的名號對家庭教育指指點點,讓未成年人出鏡公開被責罰,讓孩子的心靈受到打壓和傷害,給家長灌輸錯誤的教育觀念。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學習和成長至關重要,不能被一些“野生”專家帶歪了路子,污染了風氣,平臺對于這一類的內容理應加強審核監管,不合法、不合理、不合適的就要及時處理,貫徹“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則,強化對未成年人的網絡保護。
更讓人擔憂的是,這樣明顯存在問題、教育理念十分歪曲的“教育專家”,居然還有數萬粉絲,還能宣揚自己去到全國各地“家訪”,也就是說,還真有部分家長吃這一套。須知,對孩子的愛好進行武斷、粗暴的干涉,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對孩子進行偏激的管教,盲目給孩子灌輸“成績大于一切”的想法,都是家庭教育的“毒藥”。
03 輿情總結 / BORYOU TECHNOLOGY
“趙菊英家庭教育”視頻引發的爭議,將家庭教育中新舊理念的沖突以及網絡平臺監管問題暴露于公眾視野。為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造成更廣泛的負面影響,需深入分析事件根源,并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此事件根源分析:
1、新舊教育理念的沖突:中國傳統教育觀念強調權威和服從,忽視孩子的個性發展和心理需求。隨著社會進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尊重、理解、平等的教育方式逐漸成為主流,但傳統觀念的根深蒂固,導致部分家長在教育方式上存在認知偏差,容易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孩子。
2、“偽教育”博取流量:部分自媒體為博取關注,打著“教育”的旗號,傳播極端、錯誤的教育理念,甚至不惜以虐待、侮辱孩子的方式制造話題。這種行為不僅傷害孩子身心健康,也誤導公眾對教育的認知,擾亂網絡信息傳播秩序。
3、網絡平臺監管缺位:部分網絡平臺對內容審核機制不夠完善,未能有效識別和處理涉及未成年人權益的內容,導致有害信息傳播,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應對措施建議:
1、加強網絡平臺監管:建立健全內容審核機制,提升識別有害信息的能力,尤其是針對涉及未成年人內容進行嚴格審核。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和聯動處置機制,及時有效地處理有害信息。平臺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加強行業自律,堅決抵制以“教育”名義傳播錯誤理念、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
2、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相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向公眾普及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知識,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提供專業的咨詢和指導,幫助家長解決教育難題,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引導社會各界關注和支持家庭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共同為孩子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3、加強輿情監測和引導:建立健全網絡輿情監測機制,及時發現和研判涉及青少年教育的負面輿情,做到早發現、早處置。加強正面宣傳引導,傳播科學的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知識,營造積極健康的輿論環境。對惡意傳播錯誤教育理念、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要依法依規進行處理,形成震懾效應。
整體來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努力。通過加強網絡監管、宣傳科學的教育理念、加強輿論引導等措施,可以有效遏制“霸凌式教育”的傳播,為孩子營造健康、安全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在充滿愛與尊重的氛圍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