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燃氣費,到底誰來監管?
2024年4月以來,多位重慶市市民反映家中更換燃氣表之后,燃氣費用暴增。重慶多個區縣的不少市民反映稱,在更換智能燃氣表之后,在相似的使用頻度情況下,費用較以往增加了不少。4月9日開始,多家媒體開始報道此事。4月12日,重慶燃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澄清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新更換的氣表均經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檢定合格,并具有檢定合格的標識;對客戶反映的燃氣表計量不準、燃氣費用過高情況,已開通燃氣計量上門復核服務快速通道,安排專人落實核查;截至公告發布日,未發現已復核氣表存在計量失準問題。4月13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針對此問題進行回應。并責成市級相關部門成立了聯合調查組對有關問題進行深入調查。聯合調查組將對市民反映的各方面問題進行全面調查,弄清事實、還原真相,及時處理有關問題,回應市民關切。4月19日,重慶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聯合調查組進駐燃氣企業調查情況,查明重慶燃氣集團等燃氣企業存在部分市民反映的多計多收費等問題。重慶燃氣上級機構已決定免去車德臣重慶燃氣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職務,并提請股東大會免去其董事長職務,同時派出工作組入駐重慶燃氣集團,對相關問題開展徹查整改。
01 輿情趨勢?/ BORYOU TECHNOLOGY
根據博約新媒體大數據輿情監測中心數據顯示,4月1日0時至4月21日21時共監測到相關信息593670條。
1、輿情走勢分析

輿情走勢圖
通過輿情走勢圖可知,相關話題自4月9日起討論度不斷升高,話題熱度呈波動上升狀態。隨著相關信息在客戶端、微博等社交媒體傳播,其輿情聲量在4月20日攀升至最高,相關信息傳播量為127924條,隨后,輿情熱度有所回落,但仍保持相當的討論度。
2、信息來源分析

信息分布比例圖
從信息分布情況看,監測時間段內,監測到總信息593670條,客戶端是主要傳播平臺,共288552條(占比48.6%),其次是視頻174654條(占比29.42%)、微博110645條(占比18.64%)、互動論壇8166條(占比1.38%)、網站8103條(占比1.36%)、微信3489條(占比0.59%)、數字報61條(占比0.01%)。
3、關鍵熱詞

關鍵詞云圖
從關鍵詞云圖來看,本次事件討論熱度較高的關鍵詞主要為重慶、燃氣費、多收、抄表、計費、燃氣集團等。
02 輿情詳情/ BORYOU TECHNOLOGY
網民觀點
1、輿論追問燃氣費用為何大幅度漲價水電燃氣費關乎民生,燃氣的費用在家庭人口、燃氣價格、使用頻度等條件均不變的情況下突然出現大幅度上漲,市民們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新浪微博用戶@霰雪如熒 表示:我覺得是送氣質量或者表有什么貓膩,去年4月份用了20方,那時候還做飯的,現在基本不做,一個月就有人在家洗了幾次澡,用了23方。以前的表不好做手腳,現在我都想干脆不用的時候把電池摳了。
2、輿論質疑燃氣公司在業務不變的情況下為何利潤大漲根據重慶燃氣2023財報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因燃氣采購成本增加導致燃氣毛利下降所以業績并不理想,但經過換表高峰后的第四季度凈利潤達到了2.19億,同比2022年第四季度增長約824%。嗶哩嗶哩用戶@燥郁勿擾 表示:關鍵是公司公告的燃氣購買量只比去年多了0.68%,但是利潤翻了八倍,魔幻,一個公司銷售綜合基本不變利潤翻了八倍。
3、輿論認為部分國企央企正在透支其公信部分網友將此事與過往國企央企相關輿情,如“鼠頭鴨脖”等事件相關聯,認為這些事件涉事單位的處置和官方回應都缺乏說服力,民生問題關乎千家萬戶,民眾們需要更加及時、透明、公正的回復。新浪微博用戶@鵬程蛇口 表示:重慶市燃氣計量問題的曝光,影響很壞,他們肆意掠奪民眾利益,肆意對社會穩定底線進行挑戰,肆意侵犯民眾生存權益,嚴重損害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應該查清楚,這些人為什么要這么做?有什么企圖呢?瘋狂的吃飯砸鍋,他們是要干什么呢?該有人管管他們了 。新浪微博用戶@金妮財經 表示:重慶燃氣用“退費”想要結束輿論,可能嗎?一句退費就像代過,調查結果不公示、涉事企業不處置、責任人不處罰,何以平民憤!政府的公信力何在?
4、 輿論反映燃氣費不合理增長的情況普遍存在在重慶燃氣被曝問題之后,四川和江蘇各地燃氣費用也同樣被爆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上漲,甚至出現網友家中無人卻仍然有燃氣使用的情況。社交媒體上反映燃氣費用“多得離譜”的帖子并非個例,南京、無錫、常州、合肥等地都存在“燃氣刺客”的質疑。新浪微博用戶@文創客 表示:我也查了下我自己的,過年期間兩百多,現在余額八十多。情況是,過年不在成都,年后開火做過十幾次飯。這個消耗量肯定是不合理的。成都不能裝聾作啞,這件事必須追查,該補的補,該罰的罰。
媒體觀點
1、央視網:公共服務亂收費,損害的不只是公信力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每個月、每個季度,燃氣繳費時,都是抄表員說多少就是多少,App上顯示多少就是多少,除非價格異常離譜,大多不會再去核查。哪怕偶有疑慮,也因為沒辦法核查,或者核查流程繁瑣,往往“想想算了”。這背后,是極大的公共信任。然而,這次重慶燃氣暴露出的問題,極大地破壞了這種信任。大家自然會聯想,每次老老實實交的燃氣費,背后居然有這么多錯漏,那以后還能放心交費嗎?就像那個著名的“塔西佗陷阱”所警示的,當公共部門失去公眾信任時,無論它以后說什么、做什么,都會被批評,最后陷入惡性循環。信任一旦出現裂痕,要修復、重建,并不容易,需要格外用心。在燃氣服務和計費這樣看似“雞毛蒜皮”的民生小事上,通過加強常態監督、引入社會監督,提高服務質量和收費透明度、規范度,很有必要。無論如何,公共服務,事關民生,各方絕不容怠慢,要用“看得見”的方式來讓百姓放心。
2、央視網:公共服務亂收費,損害的不只是公信力一般人或許對燃氣費的計費方式并無精確的概念,主要通過生活經驗來判斷費用是否合理。要不是近期燃氣費的“異動”幅度較大且涉及眾多用戶,人們也不會察覺到其中的異樣。因此,正視問題并及時進行糾偏很重要,而如何舉一反三,堵上可能存在的漏洞,全面加強燃氣行業服務管理也很重要。不管是建立健全制度體系、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還是強化行業執法監管、完善投訴舉報機制,不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必須從制度建設的層面出發,讓燃氣費的收取規范、準確、明白。
3、極目新聞:重慶燃氣集團黨委書記被免,還不是事件的終點燃氣關乎國計民生,不可等閑視之,這就要求企業一定要加強管理,將群眾利益放在心上,為每一位用戶負責,及時處置各種投訴建議,維護群眾利益。否則,翻車是必然的。重慶燃氣集團黨委書記被免,一點都不冤。從目前的輿論來看,在官方進行詳細通報后,一些網友針對燃氣表的疑慮依然沒有消除。另外,違規多收用戶費用,屬于什么性質,背后相關責任人應該受到什么處理,也是網友關注的焦點。我們注意到,官方表示,已派出工作組入駐重慶燃氣集團,督促燃氣企業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繼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持續妥善處理群眾投訴舉報,保護群眾利益,確保群眾滿意。
4、新京報:“換表”爭議背后:新舊燃氣表工作原理不同 采購仍待監管此次川渝地區燃氣費事件中,多位重慶地區網友發布的視頻圖片顯示所使用燃氣表來自重慶前衛表業,成都地區用戶所使用的燃氣表則多來自成都千嘉科技公司。前者是重慶前衛科技旗下的燃氣計量儀表企業,后者則由成都燃氣控股。燃氣表由燃氣公司進行采購與安裝,部分燃氣表甚至是燃氣公司自身關聯企業制造,這其中就可能產生監管不規范與不透明。在價格與安全等方面之下,應建立起相應監管機制,關注燃氣表實際使用運行過程中的準確性等細節。
03 輿情總結 / BORYOU TECHNOLOGY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水、電、燃氣問題涉及千家萬戶,在此類問題上價格出現一點點的波動,就可能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反響,導致社會情緒和社會心理的抵觸。重慶燃氣作為國企,在民生問題上出現失誤也說明了管理出現了盲區和真空,近期國企央企輿情頻發,也深深地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同時也一定程度地損傷了官方的公信力。對此,我們也可以就此次輿情得出以下啟示:首先,及時清晰地回復。先是對民眾的問題回復,關于此前燃氣費為何異常漲價,燃氣公司銷售額為何無故激增等等問題,給出令人信服的回復。再是及時地通報目前進駐重慶燃氣集團的聯合調查組的調查情況,避免信息的空白,同時也避免出現虛假的信息誤導輿論。打消公眾疑慮,重新樹立公信力。其次,透明合理地計費。從進駐燃氣企業調查組的調查情況來看,查明燃氣企業存在市民反映的多計多收費問題。如存在錯抄和違規估抄;燃氣計費周期混亂;價格政策執行不到位等問題。對此,燃氣企業及其監管機構需要建立有效的計量和監管機制,并加大對燃氣計費方式、輸送、燃氣表更換周期等專業問題的科普力度,讓民眾了解相關計費標準,從而合理對企業監督。最后,聽取重視用戶反饋。燃氣服務作為民生工程影響著千家萬戶,每一次微小的價格調整和政策變動都會切實地影響數百上千萬戶家庭。民生項目的相關企業應該有完善的輿情管理機制,實時關注了解居民對其業務的反饋和看法,根據民眾的意見處置相關問題,把每一項工作都做得到位,把每一筆費用都收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