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倫理風波:上海女教師出軌事件引發社會深思
2024年2月18日晚間,上海一名女教師被其丈夫舉報出軌16歲高中生,此事迅速引發社會關注。次日,教育局回應稱已暫停該教師教學工作,并正在調查此事。學校方面也表示正在調查中,并已對涉事教師予以停職。隨著事件的發展,律師們開始對此事進行法律解讀,探討女教師是否涉嫌違法犯罪,同時指出其丈夫可能涉嫌侮辱罪。在這期間#學校通報女教師出軌高中生# #教育局回應女教師被舉報出軌學生# #學校通報女教師出軌高中生# #律師稱出軌女教師丈夫或涉嫌侮辱罪#等19條詞條沖上熱搜。
01 輿情趨勢 / BORYOU TECHNOLOGY
根據博約新媒體大數據輿情監測中心數據顯示,2月17日0時至2月20日12時全網發文總量達8.02萬條,全網互動聲量高達1.31億,覆蓋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多個平臺。新浪微博話題#學校通報女教師出軌高中生#最高占據熱搜榜第一位,在榜時長18.6小時,累計閱讀量23.1億。
數據顯示,自2月18日21時,該教師丈夫發文開始,相關討論開始出現,19日16時,詞條#學校通報女教師出軌高中生#沖上熱搜相關討論也達到了頂峰。20日11時伴隨詞條#律師稱出軌女教師丈夫或涉嫌侮辱罪#沖上熱搜,輿情討論又迎來一個小高潮。

輿情走勢圖
從信息分布情況看,監測時間段內,監測到總信息67895條,客戶端是主要傳播平臺,共37984條(占比55.95%),其次是視頻15802條(占比23.27%)、微博9014條(占比13.28%)、微信2949條(占比4.34%)、互動論壇1252條(占比1.84%)、網站888條(占比1.31%)、數字報6條(占比0.01%)。

信息分布比例圖
關鍵詞云圖顯示,在本次輿情發酵過程中,“女教師”“出軌”“上?!钡汝P鍵詞受到普遍關注,一定程度反映了網民熱議的焦點。

關鍵詞云圖
02 輿情詳情 / BORYOU TECHNOLOGY
網民觀點
1、多數網友認為女教師的行為嚴重違背了教師職業道德和倫理,對未成年學生造成了傷害
抖音用戶“凌寒”:真的難以想象,直接把三觀震碎一地,這女的真是教師隊伍里的斯文敗類,典型的誤人子弟,愧為人師?。?/p>
新浪微博網民“知守院先生”:“這個事兒,引起嘩然,除了吃瓜以外,更重要的要引起人們的重視,其實這個事兒挺復雜的,既有道德、又有法理、既有人倫、又有人性……無論從哪個角度去思考,都有一些值得深思的問題,它雖然是一個特例,但反映的卻是現代社會性的問題。”
2、部分網友呼吁加強對教師隊伍的監管和教育,提高教師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水平,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新浪微博網民“侯垠烽”:“叛逆期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光靠家長和學校教育顯然是不夠的,國家必須介入?!?/p>
抖音用戶“可愛貓”:“該反思的是大學管理,就是因為上大學的時候太放肆,所以上班了之后仍然如此,這和什么職業沒關系,師范學校的課本里可沒有這個”
新浪微博網民“瞳倉”:“其實,出軌男學生的女教師應該很多,這說明這些老師都無法承擔培養下一代的任務。(我們初三女班主任天天批評我們,所以我們初三的班風最嚴。)只能教知識的老師,趁早離開學校,退一萬步,就算喜歡,也要有道德下的克制力。世界上有很多我們不能碰的事,碰了一個就會有第二個,等著坐牢吧。一個人腐爛,你這個人還能生存,你周圍所有人腐爛,不僅多巴胺供給不足,無法快樂,而且這塊土地,就完了,下一代都無法健康活著。”
新浪微博網民“圈內容嬤嬤”:“上海女教師通過各種引誘,把未成年的學生開房睡了,確實有點讓人驚掉下巴。但是請大家不要把這件事上升到老師群體身上,大部分老師都是勤勤懇懇、一輩子奉獻給了教育事業。只是難免有幾個老師三觀不正,心態扭曲。所以大家最好就事論事,當事人口誅筆伐可以,不要上升到對行業和群體的攻擊?!?/p>
3、部分網友認為輿論有點過分關注,沒有做到保護隱私的責任
新浪微博用戶“-Sunny-花”:“沒完沒了了是吧!一方犯錯另一方能不能理智處理,保護未成年人隱私,女孩如此,男孩也要保護。希望后續能冷靜下來,及時妥善解決,不要再發酵了。 ”
新浪微博網民“半悲”:“教育局的回應是合法合理的,但是媒體號一股腦地傳播他人私隱截圖,為點流量嗨成這個樣。。。。?!?/p>
新浪微博網民“David蟋蟀777”:“黑心媒體營造輿論對抗輿論譴責,以達到破壞社會公序良德的罪惡目的”
媒體觀點
1、白鹿視頻
梳理發現,教育部曾于2018年11月8日印發《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其中第七條提到:堅持言行雅正。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舉止文明,作風正派,自重自愛;不得與學生發生任何不正當關系,嚴禁任何形式的猥褻、性騷擾行為。
此外,廣東省教育廳也曾于2021年7月1日印發《廣東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工作指引》,其中,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類型第五條: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歧視、侮辱學生,虐待、傷害學生;與學生發生不正當關系,或有任何形式的猥褻、性騷擾、性侵行為。
處理適用中,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行為情節輕微的,給予批評教育、 誡勉談話、責令檢查、通報批評等處理;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 或記過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降低崗位等級或者撤職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處分。需要解除聘用合同或勞動合同的,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2、瀟湘晨報
陜西恒達律師事務所高律師趙良善認為,具體到本案,受害人是男學生,所以女教師不構成強奸罪或誘奸。而且據目前信息披露,女教師未對男學生實施暴力或脅迫,所以女教師不構成強制猥褻罪。又因男學生不是兒童,所以女教師不構成猥褻兒童罪。綜上,女教師的行為尚未達到入刑條件,但會受到教育行政部門、學校的內部處分。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律師付建說,如果老師沒有使用任何手段,而是學生主動追求老師,那么這就不構成誘奸。他也提醒,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遵守職業道德和法律法規,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學生的權益和尊嚴。
3、新黃河
近日,上海一#女教師被舉報出軌學生暫停教學#引發熱議。對此,涉及法律問題,有對錯邏輯,而不能有強弱邏輯。不能誰處于道德優勢上,其個人就享有免于被法律追責和審視的權利,誰處于道德劣勢上誰就必須接受全方位的任意撻伐。法律保護的本質是“有護無類”,不只是要保護站在道德高地上的人,那些處于道德洼地的人的必要的權利也應予以保護。公眾無需擔心,對女教師丈夫的行政責罰會稀釋女教師無良之舉的社會傷害性和道德指責,在事實真相面前,不被情緒裹挾、理清情與法的邏輯,恰恰是一個成熟的公民社會應該具備的能力。
4、極目新聞
20日上午,湖北征和律師事務所董文明律師在接受極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條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刺探、侵擾、泄露、公開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隱私權。第一千零三十三條規定,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實施以電話、短信、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新聞事件中自稱女老師丈夫的網友,公開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未成年人隱私,導致家事隱私公之于眾,其所造成的影響與損害對各方都是巨大的,其行為恐涉嫌違反上述相關法律規定,“建議大家在公布隱私時切記慎重?!?/p>
法學博士、云南劉文華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文華認為,女教師的丈夫擅自公布女教師與男學生之間的聊天記錄,系侵犯隱私的民事侵權行為。但若女教師的丈夫是如實公布聊天記錄,未添加侮辱誹謗的評論性言辭,則其行為沒有侮辱他人,不構成侮辱罪。
03 輿情總結 / BORYOU TECHNOLOGY
網民對于上海女教師出軌事件的觀點涵蓋了道德倫理、法律層面、群體與個案區分、教育和社會問題反思以及媒體責任等多個方面:
- 道德倫理關注:許多網民認為這起事件觸及了道德和倫理的底線。他們認為教師應該以身作則,維護良好的師德,而出軌未成年學生則嚴重違背了這一原則。這類觀點強調了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嚴格要求和對未成年人保護的重要性。
- 法律層面討論:部分網民從法律角度分析了這起事件。他們認為如果女教師的行為確實構成了與未成年人的不正當關系,那么應該依法處理,維護法律的公正和公平。同時,也有人對舉報人是否涉嫌侵犯隱私或侮辱等問題提出了質疑。
- 群體與個案區分:一些網民指出,雖然這起事件引發了公眾對教師群體的關注,但不應該將個別教師的行為上升到對整個教師群體的批判。他們認為大多數教師都是盡職盡責、為教育事業奉獻的,而個別教師的行為不能代表整個群體。
- 教育和社會問題反思:部分網民認為這起事件反映了當前教育和社會存在的問題,如青少年叛逆期的管理教育不足、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社會對未成年人保護的不力等。他們呼吁國家和社會應該更加重視這些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 媒體責任與流量批判:一些網民對媒體在事件中的表現提出了批評。他們認為媒體過度炒作事件、傳播他人隱私截圖的行為違背了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應該受到譴責和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