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輿評丨“8個瑞士卷怎么分”爆火引熱議,莫讓“私事”綁架公共話題
近日,多個瑞士卷相關詞條沖上熱搜。事情的起因是一女子10月28日在網上發布了一則“吃瑞士卷被老公訓斥”的視頻爆火。視頻中,博主家買了一盒共8個瑞士卷,女兒吃了2個,兒子吃了2個,老公吃了2個,當博主準備吃剩下2個瑞士卷時,卻遭到了老公的批評。該條視頻引起了網絡熱議,各種“考驗老公”短視頻被多次二創。也有不少網民和媒體懷疑該視頻是一個劇本。目前,當事博主已刪除視頻。
對此,博主在11月3日發文稱,“視頻是真實的,這段時間兩個人情緒都不太好,本來只是想發發牢騷,后來沒想到會發酵那么厲害,就立馬刪除了。”
11月5日,經媒體了解到,該博主確實為一名全職寶媽,目前與丈夫租房子生活,視頻并非擺拍。目前,浙江金華市委網信辦,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將對博主所述瑞士卷事件進行核實調查。
01輿情趨勢 / Boryou
根據博約新媒體大數據輿情監測中心數據顯示,10月28日0時至11月10日0時全網共監測到相關輿情信息217014條。相關微博話題#別掉進8個瑞士卷怎么分的話題陷阱##瑞士卷怎么分別成為第二個秦朗丟作業##瑞士卷怎么分席卷全網老公##瑞士卷怎么分#等話題接連登上熱搜,累計閱讀量超5億。
1、輿情走勢分析

輿情走勢圖
從數據趨勢圖來看,該輿情從11月2日22時開始發酵,11月5日22時分達到輿情高峰,11月5日15時#8個瑞士卷當事人否認擺拍##社區將再去瑞士卷當事人家中調查#等話題受到關注,輿情波動上升,此后輿情討論度逐步下降,輿情態勢趨于平緩。
2、信息來源分析

信息分布比例圖
從信息分布情況看,視頻是主要傳播平臺,共1018140條(占比46.92%),其次是微博68306條(占比31.48%)、客戶端43208條(占比19.91%)、微信2135條(占比0.98%)、互動論壇961條(占比0.44%)、網站583條(占比0.27%)、數字報7條(占比0.01%)。
3、關鍵熱詞

關鍵詞云圖
從關鍵詞云圖來看,本次事件討論熱度較高的關鍵詞主要為“視頻”“老公”“蛋糕”“生活”“居委”“寶媽”等。
02輿論觀點 / Boryou
網民觀點
1、視頻為博主擺拍制造對立,莫讓虛假擺拍擾亂社會風氣。
@種花家的頭鐵兔:一看就是劇本擺拍,正常家庭誰會因為一盒糕點掰扯這么些破事兒出來!
@默默大夜貓:這樣一個大概率擺拍的視頻,掀起這么多討論……有些引流的又賺了。
@恬靜又深遠丶小鯉m:現在為了流量,很多人刻意制造話題,然后資本在后面再推一下。一個很普通的事情,莫名其妙地就可以變成熱點話題,吸引流量和點擊率。這就是“造熱點”的手段。絕大多數人都集中到視頻這一塊了,必須整治立規矩了。
@忍者神龜a:視頻拍攝的角度、配樂和剪輯一看就是擺拍,挑撥男女對立而已。
@話雖然不好聽:如果是劇本就該封殺,就跟秦朗那個事兒一樣,一個是造謠一個是搞社會矛盾,如果是劇本就標注清楚。
@快樂放映廳:一個賣產品的營銷廣告,用挑動“男女對立”“家庭矛盾”的短視頻方式來實現,比那些純屬賣慘吸引流量的擺拍危害要大。
2、視頻體現了女性婚姻困境,輿論呼吁關注女性權益保障。
@zhanglingyan0970:這個瑞士卷的話題不只是單純的瑞士卷問題,他是把家庭中對媽媽的苛刻雙標要求具象化了,為何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呢,生活中可能不是瑞士卷,可能是所有人都能有時間休息,媽媽卻沒有之類的,很多不被重視的隱形的理所當然的事,其實都讓媽媽們感到壓抑,現實生活中對女性的要求太高了。
@LorR440:現實里面這種類似的情況也不在少數。女性困境、母職困境是切切實實存在的,用“挑起對立”來形容這個問題,是否不妥呢?
3、過度關注瑣事浪費公共資源,輿論呼吁莫要陷入話題陷阱。
@我的赤橙黃綠青藍紫黑不隆咚:個人發個視頻,突然火遍全網。是視頻發布人能預料得到的嗎?難道不是平臺算法的問題?。
@15分鐘和75年: 這個博主只是分享了下日常。后來大家問老公問男友,也是覺得好玩,真的沒必要上綱上線。理解這位博主,希望她和家人以后一切都好。
@forcewoo99:不管是不是劇本,有人提高到制造矛盾的高度,人家家庭矛盾卻要有關部門來管?就算是劇本,我不明白怎么算蹭流量,這種流量能有錢么?
媒體觀點
1、紅星新聞:別成為“小學生巴黎丟寒假作業”。
將一起瑣事擴大成為熱門話題,讓公共空間彌漫疑云和陰云,那就有百害而無一利了。即使這一事件不假,確實系當事人的真實經歷——疑似其本人回應“是真事”,但將清官也理不清的“家務事”放大到網絡上來說,或許更多是起到一個消耗家庭情感的作用。何況,當事人也可能只是把網絡當成一個“樹洞”,也沒有想到會有被全民圍觀的結果。但任何人都該清楚,即使隱晦如“樹洞”,也有急劇膨脹,制造出個體難以承受效應的可能性。
無論事件性質如何,旁人都不妨把它當成一段網絡“花絮”看待就好。正應了這句話,一旦把“花絮”當成嚴肅話題,不僅正襟危坐地“做題”,還陷入牛角尖,甚至影響到自己的價值判斷和家庭穩定,那就屬于別人挖坑自己跳了。
2、瀟湘晨報:“8塊瑞士卷該怎么分”風波:不要掉進別人挖好的“話題陷阱”。
秦朗丟作業,賣慘帶貨……近年來,公眾被一些“劇本”愚弄的例證實在不少。正如媒體評論所言:在熱鬧之余,回過神來的大眾似乎品出了一些別樣滋味,有些“被戲弄”的五味雜陳的感覺,更有一些“誰在制造熱搜”的追問,以及我們應該關注怎樣的新聞的思考。
對公眾而言,面對各種奇怪的話題、新聞或熱搜,保有基本的辨別能力很重要。
一方面,對于一些似是而非又不甚重要的話題,看過、笑過即可,毋需投入太多真情實感,甚至鉆起牛角尖把自己代入故事中。那樣只會影響自己的價值判斷和人際關系,結果就是“別人挖坑自己跳”。另一方面,即便非要完成自我代入,也要等到真相明了。否則,“自我感動”一大波,傷害身邊的人好一輪,最后才發覺自己是那個被愚弄的羔羊。如果一件事的真相都還未知,即自我代入,何嘗不是一種陷入話題陷阱而不能自拔?
3、觀海新聞:8個瑞士卷怎么分?又是一次夸大家庭矛盾的拙劣演繹。
這一家子分瑞士卷之“難”,堪比“我和你媽同時掉水里你先救誰”的選擇題。不少網友推測,這恐怕又是一次夸大家庭矛盾的拙劣演繹,就是要博眼球、賺流量。網絡上深諳此道的人不在少數,有的刻意拿婆媳沖突做文章,給自己打造苦情人設;有的故意制造男女對立,一點小的觀念沖突被無限放大;有的把教育孩子當成力量對抗,非要判定一方錯一方對……擺拍視頻,惡意炒作雞毛蒜皮的小事,制造出的垃圾內容充斥網絡,已經令人厭煩;別有用心的自媒體一哄而上,更進一步污染網絡生態,真正有意義的公共話題反被淹沒。
必須再次指出的是,怎么分瑞士卷這種毫無營養的話題,沒有平臺算法的暗中助力根本不可能爆火。針對自媒體亂象,監管部門已明確劃出紅線,持續開展治理清朗行動。讓挑動公眾情緒、假到離譜、荒唐低級的“家庭劇”無戲可演,需要監管再提速、再加力。
4、封面新聞:“8個瑞士卷怎么分”,無聊的事就歸于無聊吧。
說到底,這起事件和那些網絡梗沒什么區別。所謂“拴Q”,所謂“yyds”,這些讓不少語言學者痛心疾首的網絡黑話,都是無聊的,沒有多大意義。但或許正是因為沒有意義,才促成了它們的大范圍流行。無聊,也是人的一種權利,是人對抗沉重的工具。
但是,人們如果強行為無聊之事賦予意義,那就未免掃興了。在“瑞士卷”里寄托諸如為母不易、女性地位之類的社會關懷,也未免有些緣木求魚了。偶發的、個例的、娛樂化的事件,要在其中找到深刻的、群體的、嚴肅化的內涵,只怕不是很容易。現在甚至引發了社區調查,人們煞有介事地要去“查清真相”,這種較真的態度多少有些太過用力了。
5、羊城晚報:八個瑞士卷怎么分?生活可不是奧數題這么簡單。
作為生活瑣事的一個片段,相關視頻記錄的內容究竟幾分真、幾分假,有多少是當事人在“鏡頭意識”下的表現,或許只有博主自己知道。而視頻之所以能引起全網熱議,主要還是因為它將非常復雜多面的家庭生活濃縮為了一個相當簡化的算術題:8個瑞士卷怎么分?
這個問題單刀直入,再加上鮮明的“全職寶媽家庭地位”等標簽,很容易喚起更多人的討論熱情和自身共鳴。
最近,從一檔離婚綜藝片段頻頻登上熱搜,到“8個瑞士卷怎么分”的話題席卷網絡,說明人們對婚姻中的常見問題具有不小的探討熱情。有關如何在家庭生活中保持“自我”的存在,讓自己的付出被看見、被尊重,避免掃興式、對抗式溝通模式等話題,的確有必要進行深入探討和反思。
03輿情總結 / Boryou
“如何分配8個瑞士卷”這一話題在網絡平臺上引發的熱烈討論,著實令人出乎意料。無論該事件的真實性如何,其影響力已從線上延伸至線下,產生的社會反響不容忽視。
有人將“瑞士卷事件”比作新版“我和你媽同時掉水里你先救誰”的選擇題,將“瑞士卷”作為衡量個體在家庭、親密關系中重要性的簡單標準。然而,情感的理解往往受到多種復雜因素的制約,網絡上圍繞“如何分配8個瑞士卷”的二次創作層出不窮,公眾需保持理性,避免過度解讀,以免影響現實中的親密關系。
此外,“瑞士卷事件”中女主人公所面臨的婚姻困境引發了廣泛關注,不少網民對其處境表示同情。然而,這畢竟只是個人分享的家庭瑣事,將個體的“家庭矛盾”公之于眾,甚至將其上升到“性別對立”、“恐婚恐育”等議題,已超出了“瑣事”的范疇。此舉在加劇輿論撕裂的同時,也會造成公共資源的浪費。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網民認為在家庭矛盾中用手機記錄過于刻意,質疑此次事件的真實性,認為其可能是一次虛假炒作。
在流量經濟盛行的當下,不少自媒體編造虛假劇本,放大社會矛盾,炒作熱點話題,以吸引公眾眼球。此前,秦朗巴黎丟作業事件、網紅直播賣慘等事件已讓公眾提高了對網紅虛假炒作的警惕性,不再輕易相信一些獵奇內容。公眾對編造虛假劇本的行為持反感態度,普遍認為不應制造性別對立的毒流量。針對自媒體自導自演、擺拍造假等亂象,相關部門在持續開展治理行動的同時,也需督促平臺落實主體責任,做好內容審核把關工作,加大整改力度,共同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生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