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輿評丨超市扔饅頭促銷:低價背后的混亂與反思
4月13日,山東濱州全福元超市沾化店迎來44周年店慶,推出“1元4個饅頭”的促銷活動。活動一開始,超市面食區就吸引了大量中老年顧客,現場人潮涌動。從現場曝光視頻可見,工作人員將成袋的饅頭放置在地面上,眾多顧客為搶購饅頭,場面混亂。有目擊者稱,部分未搶到饅頭的顧客甚至爬行至角落去撿拾饅頭。當日,超市工作人員針對顧客哄搶饅頭這一情況作出回應,稱因為店慶活動饅頭價格便宜,1元4個,之所以將饅頭扔在地上,是擔心后面的人搶不到,只能出此下策。
4月14日,面對輿論的廣泛質疑,全福元超市沾化店發布《情況通報》。通報指出,4月13日公司面食聯營柜臺員工在促銷活動過程中做出不當行為,引發輿論關注。超市高度重視,立即成立聯合調查小組。根據調查結果,對涉事員工做出停職檢查處理決定,并表示會引以為戒,加強內部管理,規范促銷行為。
該事件持續在網絡上發酵,引發網友廣泛討論。批評聲音占據主流,眾多網友指責超市漠視消費者尊嚴,存在安全隱患,促銷倫理遭質疑。但也有少數網友認為超市初衷有一定合理性,且饅頭有塑料袋保護,價格實惠。此外,事件還引發了大眾對老年群體困境以及商家營銷策略失范等深層社會問題的思考。同時,超市在4月14日對活動規則進行了調整,面食區貼出新告示,“每日限購兩袋,憑老年卡優先”。超市促銷活動與公眾生活息息相關,一時間引發各官方媒體、自媒體平臺對此事件相繼報道,其中官方媒體包括中華網、極目新聞、天眼新聞等多家媒體。
01
輿情趨勢 / Boryou
根據博約新媒體大數據輿情監測中心數據顯示,4月12日0時至4月15日14時共監測到相關信息1896條。
1、輿情走勢分析

輿情走勢圖
通過輿情走勢圖可知,相關話題自4月14日起討論度不斷升高,話題熱度呈單峰狀態。隨著相關信息在微博、客戶端等社交媒體傳播,其輿情聲量在4月14日達到峰值,相關信息傳播量為226條,隨后輿情熱度呈平穩下降趨勢。
2、信息來源分析

信息分布比例圖
從信息分布情況看,監測時間段內,監測到總信息1896條,客戶端是主要傳播平臺,共1209條(占比63.77%),其次是視頻414條(占比21.83%)、微信90條(占比4.75%)、網站88條(占比4.64%)、互動論壇50條(占比2.64%)、微博45條(占比2.37%)。
3、關鍵熱詞

關鍵詞云圖
從關鍵詞云圖來看,本次事件討論熱度較高的關鍵詞主要為“超市”“饅頭”“員工”“停職檢查”“便宜”等。
02
輿論觀點 / Boryou
網民觀點
1、不尊重消費者,存在人身和食品安全隱患
許多網民認為將饅頭扔在地上的行為,是對消費者的不尊重。這種行為折射出超市 “流量至上”、利潤至上的邏輯,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同時有網民認為雖然饅頭有包裝,但掉落在地上后,其衛生狀況令人擔憂,存在食品安全風險。
@無間道風云行者:故意炒作,毫無人性,只有商業利益,應該被社會唾棄,媒體加以打壓;當然也反應當前老年人生活艱難和其他社會問題,需要改善。
@流年:商家用一點小恩小惠來拉生意, 太沒底線了,要出了踐踏事故的話,請問你們擔得起這個責任嗎。
@阡陌紅塵BabylloveyouH…:為什么要扔饅頭而不是送饅頭呢確實侮辱老人的形象。
2、超市做法屬于無奈之舉,應當給予理解
有網友覺得饅頭有塑料袋包裝,且價格非常實惠,商家是一種讓利行為,應該看到商家的好意。超市或許是無奈之舉,為了讓后面的人也能搶到饅頭,才采取了扔饅頭的方式,買的人沒意見,旁觀者不應過于苛責。
@快樂的喜鵲KD:人家超市賣的高興,老頭,老太太們買的高興,就是網友不高興。
@Jwy:有袋子的裝著,一群大媽圍住后面的擠不進去,售貨員為了公平扔給后面的人,本身是往后面人身上扔的,又不是當面扔地上讓人撿,感覺真的無可厚非。
@充滿情欲:就是出于好心,怕后面的人搶不到,售貨員其實很善良,只不過方式不對。
3、優化促銷方式,加強現場管理
不少網民提出可以采取更加合理和人性化的促銷方式,增設工作人員維持秩序,制定完善的應對預案,而不是讓現場陷入混亂。
@無淚無聲無慝:應該超市管理人員也應該處罰,策劃這個優惠的人沒考慮搶購嗎?如果每個人限購一袋就不會這樣瘋搶了。
@算你超狗:饅頭飛,管理追,改進路上不停歇。
@漫步巴黎:搞活動,怎么這么搞活動?你可以前多少名去買的有活動?這樣饅頭也干凈。這是吃臟饅頭。
媒體觀點
1、極目新聞:超市拋饅頭供人搶購,這不是好的促銷之道
超市在做店慶活動,推出一元四個饅頭的促銷活動,既然是促銷活動,就要考慮到顧客涌入人數過多的情形,就要有應對預案。由于一個便宜三個愛,促銷引來顧客搶購,店員為了省事,便將饅頭拋出柜臺,既方便排在后面的顧客能及時拿到促銷商品,也能減少排隊時長。這雖然是出于好心與善意,并非不尊重顧客,但這個舉動本身表明,超市沒有做好有序購物的安排,拋饅頭本身會引發混亂,會破壞正常的購物秩序,這不是一個好的促銷辦法。萬一因為顧客要蹲在地上撿饅頭,引發踩踏事故,后果更不堪設想,細節沒處理好,還真會因小失大。
2、天眼新聞:超市扔饅頭,扔出了文明短板
文明行為能夠給個體和社會帶來好處,所以不斷得到倡導和踐行。違背文明的行為,除了會給他人和社會帶來傷害,還會給自己帶來損失。老年人瘋搶饅頭,如果摔倒受傷,超市就得承擔責任。雖然沒有發生意外,但扔饅頭的行為本身,對超市形象就構成了負面影響,這是咎由自取。
3、中華網:事件并非個例,活動方式存在安全隱患
此次事件并非孤例。2023年7月,山東多地超市因現蒸饅頭低價促銷頻現搶購潮,網友戲“饅頭戰爭”。社會學專家分析認為,此類現象反映了中老年群體對“占便宜”促銷的敏感度、北方傳統面食文化的情感認同以及集體搶購行為引發的從眾心理。類似活動潛藏安全風險,2025年1月湖南某超市老年顧客搶購釀成踩踏隱患,最終被迫采用“限號領取”;2020年濱州聽躍久超市因充值卡暴雷引發會員哄搶商品,警方不得不出面維持秩序。超市方承諾將加強秩序管理,但未回應食品安全抽查計劃,這場充滿煙火氣的搶購既彰顯了齊魯大地獨特的面食情懷,也將商超促銷的倫理邊界再度推向公眾視野。
03
輿情總結 / Boryou
在該事件討論中,觀點呈現兩極分化。部分網友理解超市初衷,認為饅頭有塑料袋保護,且價格實惠,扔饅頭是為照顧后排顧客。然而,更多的聲音則是對超市行為的批評,指責其漠視消費者尊嚴;同時,此類促銷方式存在極大安全隱患,過往類似促銷活動曾引發踩踏等嚴重事故。這一事件背后,不僅反映出超市在促銷活動策劃與執行過程中的嚴重失誤,也揭示了老年群體因經歷物資匱乏年代,對低價商品極度敏感的現實困境,引發了社會對商超促銷倫理邊界、活動安全以及老年群體關懷等多方面問題的反思。
商家應優化促銷策劃方案,在活動開始前評估可能吸引的客流量,制定詳細且合理的促銷方案,同時加強現場管理,安排充足的工作人員,負責維持秩序,及時制止不文明和危險行為;在促銷活動中,提升服務意識,加強員工培訓,使員工明白在促銷活動中如何正確處理突發情況,避免因追求商業利益而忽視消費者感受。監管部門應鼓勵商家文明促銷,將尊重消費者、保障消費者權益放在首位,對違背促銷活動監管法規的商家進行曝光和處罰,同時加大對促銷商品,尤其是低價食品的食品安全抽查力度。社區、家庭應給予老年群體更多關注和關懷,引導老人理性消費,避免過度追逐低價商品;倡導消費者文明購物,遵守秩序,尊重他人,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通過商家、政府、社會等多層面的共同努力,不僅能夠避免類似超市扔饅頭促銷事件的再次發生,還能促進商業活動在保障消費者權益的基礎上健康發展,讓消費者享受到真正實惠且有尊嚴的購物體驗。